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综合

我这一辈子,都在跟网球打交道故事FM

时间:2025-10-10 16:39:22 来源:故事FM



初入网球队

我叫刘运智,今年 83 岁,以前是网球运动员,做过教练员,也做过裁判员,现在从事网球场地的建造业务已经将近 30 年了。

网球这项运动,可以说是贯穿了今天故事讲述者刘运智的一生。从运动员、裁判、教练到场地建设者,她和网球羁绊了 70 年。 在过去,网球被称为是贵族运动,一直是上层阶级的社交游戏。因为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普通人很少有机会接近。但今天,在刘运智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的「网球人」的推动下,网球早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网球事业发展基础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网球人口已经达到 2500 多万人,相比 2021 年增长率达到了28.03%。网球人口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
网球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热门运动。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刘运智的故事,来听听她见证的中国网球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史。

我 1942 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三个姐姐、三个哥哥,我最小,他们都是大学毕业。家里都比较宠小的,所以在上海第二女中念书的时候像大王一样的调皮。


图 / 刘运智 8 岁左右全家福(前排右一为刘运智)

我们学校有竹竿、绳子那些体育器材,我们可以一下子爬到顶上,其他的女生都爬不来的,我们就笑话她们,现在回忆起来特别好玩。

所以初一入学体育老师就特别喜欢我,让我作体育委员,还上司令台领操,全校的学生在下面做。那时候体育老师就让我跟着打垒球、打排球,参加各种运动,后来把我送到徐汇网球场,他说那个地方有人要招网球学生,让我打网球去。

我们有一波「小萝卜头」,几个女孩子,第一届全运会我们也挨不着去的。上海有一波老运动员,从捡球的球童开始做起,然后做陪打,很有名:梅福基、朱振华、吴生康、宋连根,女子有朱自英、卢璐、戚凤娣,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 5 项冠军都是他们,那时候外地没有人能赢他们的。


图 / 华东队的上海选手,左起:章志英、朱芝英、梅福基、朱振华

1953 年,中国网球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网球运动被纳入国家统一的体育管理体系之中。这一时期,网球是典型的「业余体育」模式,运动员由国家培养,主要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友谊赛和邀请赛,和西方的职业网球体系基本隔绝。 这一时期的中国网球比赛基本都由上海选手垄断。这批球员从过去租界的球童做起,到陪外国人和中国大老板打球,率先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后来,这批运动员被召集进京,成为解放后中国最早组建的网球临时国家队队员。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些运动员在成长中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所以他们成为教练来训练新人的时候,有些方法现在看起来有些简单粗暴。这也间接导致了刘运智后来的一次意外。

运动过量,粉碎性骨折

我们那时候训练就是拿了球在球场打正手、打反手、发球。教练能陪我们打球就很幸福了,基本上都是我们小朋友自己打来打去。身体训练也有,举重、壶铃、跑......


图 / 初三时的刘运智

我 1958 年入队,59 年就出意外了。那时候我们每天早晨 6:00 起来,住在 8 楼,闭着眼睛摸着楼梯往下跑,跑到对面操场跑 3000 米。那个时候的口号是:酸加、痛减、麻停,肌肉酸了运动量要加,肌肉痛了、关节痛了运动量要减,感觉到麻了才能停下。不像现在,现在是累了就想办法恢复,乳酸堆积了要排泄掉,这样明天又能精神振作起来锻炼。

记得那天的风很大,我们的球场是泥土地上面撒一点红砖粉,风把红砖粉都吹掉了。

教练当时安排了一个男队员带我,我冲过去接球的时候突然两眼发黑,晕倒了。醒来之后发现手都已经有角度了,粉碎性骨折。这时候有一个男队员帮我把手托在球拍上,叫了一个三轮车,送到中山医院急诊,开刀、打钢板、螺丝钉固定,现在手臂还有 8 个钉。

受伤了以后,我爸爸就跟领队提出来,让我回第二女中念书,领队不允许,所以我石膏吊了半年,拆了石膏以后继续打球。

那个时候比赛很少的,一年也就那么几次。

我记得有一场球,我们从 8 点钟打到大概 12 点半,打到我手都软了。那时候大家不用力打,就在网前捅来捅去,谁先失误谁输,最后好像还是我赢的。

后来还让我打混合双打,朱振华他们打球力量很大,混合双打又都是对着女生打,手震得特别痛,最后运动量太大,肌肉老发炎,还有身体训练,一举重手就痛。

做教练、做裁判

所以我跟爸爸说真的打不下去了,我爸爸又亲自找领队,找我们体委主任,然后队里就不让我当运动员了,让我在队里做教练。

当时我教三个女孩子,但是因为伤刚好,带三个人要陪他们打更不行了,手臂受不了,所以后来我爸爸坚决说不要做了。

这个时候 24 岁了,年纪大了也念不了书了,就把我分配到静安区去做老师了,在学校带网球队、教体育。

做老师这段时间,我经常会被借出来做裁判,做了很多年,全运会等等都做过。

那些难搞的球员都叫我做。曾经有两个厉害的运动员,不满意裁判,换边的时候就会摇裁判的椅子发泄他们的不满。

有些裁判确实不太认真,水平也不到位。那个时候运动员比赛没有钱的,只是为了一个输赢名次的问题,但大家也都想赢,作为裁判是不能看错球的。

所以他们遇到难弄的运动员都让我来做裁判,我搞得定,因为我不错,他们也没办法和我争。我会同时通过球员的状态判断球的好坏。


图 / 刘运智 27 岁时在静安区当老师,带网球队,偶尔做裁判

1978 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向世界敞开怀抱。 这一年的前后,分别有美国网球队访华,ATP 主席布赖纳访华,广州举办ATP 巡回赛,中国网球的学习和训练迅速和世界接轨。 也是在 1978 年,刘运智回到了上海体校,担任上海市少年网球队的女队教练。 做教练的时候,刘运智想尽办法要把这些女孩子培养出来。

我 1978 年回上海市少年队做教练,一直到 1985 年走,中间有 7 年我管女队,带了很多女孩子。这一阶段我自己评价,确实很努力。

因为我自己经历过,不能带着孩子们再那么无知地训练,所以一直动脑筋。要教会打球容易,但要教会她们赢球就不容易,我一直从怎么赢人家的方面下功夫。

如果失误多,我就让她们在热身的时候就打来回 200 个球,如果中断了就捡起来重新数。就一个目的,尽量不失误,这就是训练她们控制球的观念。

比赛的时候,运动员都在想我要打人家哪个弱点,练习的时候不拼命地用力,比赛就更不敢抽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那么我就研究一些针对性的方法,为了赢球,这个观念我是抓住的。

我在做教练的时候,真的是提供我所有的知识去训练她们,当然很严格,又要给她们兴趣。

练完了大家很累了,我们会做一个快乐的游戏,或者训练以前大家做个游戏,这样马上就兴奋了,尽量的让她们开心地打球。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给她们信心,鼓励她们。教练在场上要说话,要不停地叫,让她觉得你重视她才行。比如让她改动作的时候,就要不断提醒,哪怕改正了一个动作都要鼓励,形成肌肉记忆。

当然也有苦的板块,譬如耐力,规定十几分钟里跑 3000 米,如果跑不到就再来一个,队员们情愿跑快一点。

所以我们女队总是最迟吃晚饭,食堂的饭师傅总给我们留好,等着我们。

我们女队这几个女孩子还是不错的,那个时候少年比赛每年夏天在秦皇岛举办,我们很认真,每个年龄组的冠亚军都是我们拿的,真的很卖力。

在秦皇岛练习的时候,早晨门还没开,孩子们就爬围栏进去,就想赢球。

远赴美国训练女儿

刘运智带的这群女孩子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人,那就是刘运智的女儿。 女儿在八九岁的年纪就展现出了网球天赋,所以当时体校校长就让她跟着妈妈在队里训练,还曾获得过少年组全国单打第二名的成绩。 如果说当时中国的网球事业正处于起步期、那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早已经成为了网球强国,四大网球公开赛当中的美网,早在 1881 年就设立了。高度商业化、成熟且竞争激烈的网球环境对运动员的成长帮助极大,所以当时的网球处派了一些运动员去美国训练。为了让女儿能快速成长,1985 年刘运智也申请了去美国,自费带女儿去学习。
80 年代中美之间的经济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女儿学习的网球,当时的美国家庭都不一定负担得起。所以初到美国的刘运智打过很多工来供女儿练球。做保洁、教中文、给中国家庭做饭,在中餐馆送外卖,在婚礼用品店裁剪伴娘裙……,最多的时候,刘运智同时打过三四份工。 有一次,哥哥来美国看刘运智,见到妹妹这么辛苦,当时就掉了眼泪,连说:走走走,咱们回上海。但刘运智却劝哥哥:让我咬咬牙,再试试。 结果,女儿真的争了气。


图 / 在美国练球时,刘运智女儿拿到伊万·伦德尔签名

我们刚去的时候还没有立足,美国打球又很贵,教练费特别贵,亲戚朋友想办法找路子。曾经找到过一个中国人开的俱乐部,里面挺好的,教练也喜欢她,就开始在那里训练,也不收我们的费用。

结果对他们俱乐部起到帮助了,因为我女儿水平高,人家就冲着对打的人就来了。他们带着我女儿去打比赛,14 岁的时候我女儿在美国东部已经打前 6 名了。

待了一段时间后,一直住在人家家里不合适,所以我们租房子,找了一个现在很有名的网球俱乐部,教练是罗马尼亚人,他很乐意要我女儿,不收费,一分钱都不收,还同意我在里面教球。但是我也很知趣,人家这么高档的地方,能够给女儿打球,我就蛮满足了。

后来我女儿打到 18 岁排名已经到第一位了。

美国社会很现实,打得好别人就找你练,打得不好人家不找你练的,所以有很多人找她练球,也正因如此她总跟比她差的人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俱乐部也给我们开绿灯了。

我租的房子离俱乐部很近,开车 10 分钟就到了。美国球场是早晨 7:00 ~ 9:00 都是先生们打球,他们打完洗个澡就去上班,9:00 以后就是老人们来打球了,打到 15:00 孩子们放学了来打球,打到 18:00、 19:00 又是先生们来了。

俱乐部特别好,早晨 6:00 ~ 7:00 是我们的时间,一早把女儿拖起来,这一个小时就练基本功,哪怕下大雪我们也去,别的美国孩子没有这个条件,不仅我陪她打,还开机器打,真的蛮严格的。

网球跟我的缘分真是一辈子。因为带了女儿去到美国,一方面给她训练,另外一方面我也教球,台湾的塑料大王王永庆,他家的孩子都是我教的,特别是他有一个女儿的三个孩子都是我教的,并且因为他跟我学网球,台塑下面的人也都跟着来了。

所以网球确实帮了我忙,因为我能教球,收入就不一样。我们那个时候,留学生都在餐馆打工,那个时候都是艰苦奋斗的。

我还帮了一个我们上海队出去的男队员,比我年纪小,到纽约骑车子送外卖,我帮他想办法去教球。后来我开车带他跟我女儿打一个混合双打,马上出名了,这样他在纽约就可以教球了。

确实网球是个花钱的项目,在美国很明显,没有钱真没办法打得很好的,没有人会不要钱教你。而中国孩子可以少花钱,天天练,这一点美国孩子做不到。所以现在我看美国青少年的水平,我们中国完全可以赶上。

-5-

将美国涂料运回中国

刘运智带着女儿在美国训练的时候,中国这边的网球事业也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为了备战 1990 年北京亚运会和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88 年,第三次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此前,凡是参加国际网球比赛,中国都是临时抽调各省市的教练和运动员组成国家队,比赛结束后就返回原单位,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了一支 40 人的稳定的国家网球队。 这次改革很快就见了成效,1990 年北京亚运会,夏嘉平和潘兵在北京率队拿到亚运会团体金牌,这是中国网球史上首枚男子亚运会金牌。
在大洋彼岸,1989 年刘运智的先生和儿子也到了美国,一家人终于时隔四年团聚了。后来女儿因为打网球拿到了印第安纳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毕业后打了几年职业比赛后,她结婚退役。现在,她和刘运智一样也成为了一名教练。 刘运智呢,在美国除了接触到了顶尖的运动员、顶尖的训练方法,还有一件事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那就是网球场地。


图 / 刘运智女儿入选 2024 年印第安纳大学名人堂

我出国以前,国内的硬地球场很少,就是烂泥地上面浇一点红砖粉,风一吹就没了。到美国都是硬地了,爽得很!这比我们烂泥地要好得多,到处都是,学校里的球场根本不要钱,我们住的附近有一个学校六片球场,随时就可以去打球。

当年北京亚运会球场的涂料是台湾人来做的,亚运会之后网球处的处长拜托我寻找他们用的涂料。我儿子英文好,所以我就让他去图书馆查资料,他就帮我找到DecoTurf,他说这个是做美国公开赛的涂料,应该是最好的,从 1978 年就开始用了。

1992 年我们就用集装箱把涂料运回国了。涂料公司打听我的背景,得知我是网球界的人就信任我,让我做他们的代理。

到 1994 年孩子们都大学毕业了,1995 年我才回国,去了美国整 10 年才回来。正好上海 1997 年召开第八届全运会,这就是一个契机,八运会能够用上我们的涂料,这就开始打开局面了。

-6-

开始做球场

转眼来到 1997 年,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办,正值香港回归之后不久,因此八运会被赋予了庆祝回归、展示国家统一和繁荣的特别色彩。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网球也处于从业余向职业转型的特殊时期,是李娜等「黄金一代」在 2000 年代初震惊世界前的成长蓄力期。 蓬勃发展的网球事业带来了大量建造网球场地的需求。

全运会我们做了仙霞网球中心,还在好多地方,比如汤臣一下做 8 片,用我们料的人也多了,所以品牌的名气就一下打开了,同时要我们做场地的人也多了。

要让别人用我的涂料,就要让人家看到我的涂料好,当时这么想的所以开始做场地了,后来人家都找我做,也不能不做,所以就要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

队伍也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我也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有一个是八运会场建办的副部长,退休了,这个人特别得力,很负责任,帮我队伍搞起来了。他又认识好多专家,沥青的专家、混凝土的专家都帮我们,有了这方面的技术就能在质量上把关了。

建网球场很重要的是基础,基础做好了,面层就有保证了。

我们工人很多,有二十来个,对他们要求严格,这个朋友他连划线都要用钢皮尺 5 公分一段剪下来,保证粗细一致,因为弹线的时候歪一点,就是一个毫米差。所以这个朋友是功不可没的,好多规范都是他帮我弄的。

-7-

帮偶像「费德勒」建造球场


刘运智一开始做球场只是为了展示他们的涂料,但是因为严谨认真,没想到后来大家都直接请她做球场。 进入千禧年之后,中国网球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4 年,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夺得女双金牌,震惊网坛;同一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设立,成为亚洲最高级别的综合性网球赛事。2009 年,上海升级 ATP1000 大师赛的永久举办地,标志着中国网球赛事的最高成就。
随后,国际网球巡回赛像雨后春笋般在多个中国城市设立,因为这些比赛集中在每年的 9 月至 11 月,所以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是「中国赛季」。 这其中,几乎所有上海大师赛的场地都是由刘运智带领团队完成的,包括标志性的上海紫和上海绿,也是由他们研发创造。 刘运智也因此收获了无数的赞誉。

因为 2006 年我们在大师杯赛用的木板地他们都很满意,ATP 的董事长都对我翘大拇指,看到我说「Sally,you have best team,we trust you。」

确实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总会帮他解决,大家为一个目标——把赛事搞好,要给上海人争气。

赛事体面是我们中国人的体面,上海人的体面,所以做球场我要死盯在那,我上班别的地方不去,就在那看,特别是划线,我对工人们说「你们记住那个线特别要准,因为它是鹰眼裁判,线直接牵涉到运动员的这一次的业绩了。」


图 / 刘运智对场地严格要求

2007 年大师赛的主管问我能不能在市区找一个地方建两片木板地,让费德勒能在市区练习。我说可以,我帮你找。

上海人就喜欢费德勒,他球打得漂亮,尤其他的人品、风度别人是真的佩服,只要他来打,我们每年都希望他赢。


罗杰·费德勒,堪称网球史上最优雅的传奇。他以全面的技术、华丽的单反和极致的优雅,重新定义了网球美学。在费德勒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豪取过 20 座大满贯,曾连续 237 周位居世界第一。他和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的经典对决,铸就了网球的黄金时代。 而且费德勒超越胜负的体育精神,使他也成为了网球这项运动的代名词。所以他也是刘运智的偶像,能为偶像建造球场,刘运智非常兴奋! 选来选去,刘运智选中了静安体育馆的网球场,这个球场位于市中心,离费德勒住的地方很近。

原先球场是用沥青做的,一塌糊涂,完全不平整。他们让我改造,我想到了个好办法,就是用 06 年的旧板,把它翻个面,然后把涂料涂好,做得非常好。

有了新的球场费德勒自己走路就可以过去了,帽子一戴没人看得见他。所以球场建成后各方都满意,费特勒高兴得不得了,走路就训练了,其他运动员也高兴,开车 5 分钟就到了。

费德勒第一天去练习的时候,我就坐在旁边,怕有什么问题工人都能跟着调整,我都没有跟他拍个照,但我自己觉得对得起他了。


图 / 2007 年 刘运智第一次和费德勒合影

-8-

网球贯穿了我的一生

网球贯穿了刘运智的一生,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做裁判再到赴美训练女儿、回国建设网球场地。83 岁的她至今还没有停下脚步,刘运智说一方面她承担着员工的生存责任,另一方面她希望用心做好每一块场地,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网球的快乐。

网球至少可以打到 80 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很有成就感。它是一个对抗性的项目,而且这么大的球场能够赢一分球,就很有成就感。我年纪这么大了,还在打,也是因为成就感。

我在不到 80 岁的时候,跟一位中长跑的男教练单打,我们两个可以打 45 分钟,旁边的人看得很过瘾。

从我接触网球,网球没有离开过我,一直打到 81 岁,也就是两年前膝盖不好了才停,如果好了我还去打。

一方面是热爱,另一方面确实对我的帮助太大了,对我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收入都是依靠网球,下一代我的两个外孙也打得很好。

遗憾的是自己当运动员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栽培,但是在后面从事的所有工作,无论是教球还是做网球场我都问心无愧。


图 /2025 年 On 昂跑「致敬每一场」活动中,费德勒为刘运智献上花束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2024 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共拥有网球场地 53805 片。在全球的网球场地数量占比为 8.6%,且还在持续上涨中。这其中,有四千多片场地,是由刘运智的团队铺设的。 今年,运动品牌昂跑和刘运智一起翻新了上海徐汇少体校的网球场地,这块网球场也是刘运智当年做运动员、做教练的地方,是她网球梦想开始的地方。现在,这里还是每年上海大师赛培养球童的地方,无数的孩子会在这里爱上网球。 正是刘运智这样的网球事业「幕后英雄」,成就了如今中国网球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投身到网球事业当中。 我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新星」闪耀在这些网球场地,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再过 20 年我们打网球的人数不得了,所以现在中国是很好的形势,网球的时代到了!


图 / 翻新后的徐汇少体校网球场

来自故事君的温馨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近改版了,如果你没有给 故事FM 加星标,将有可能无法收到 故事FM 的大封面推送,我们可能因此在信息流里错过。

为防止走失,我们邀请你做一个小小的动作,给 故事FM 微信公众号加个星标和每篇文章下面的小爱心,方便你及时「捕捉」到 故事FM 的每期故事。


欢迎「关注」故事FM 并设为星标

‍‍‍


Staff

讲述者 | 刘运智‍

主播|@故事FM 爱哲

制作人|文卓

声音设计|文卓

运营|鸣鸣

BGM List

01.珍贵的人 - 彭寒

02.过去未过去 - 桑泉

03.不在场证明 - 桑泉

04.岛 - 桑泉

05.贴地飞行 - 彭寒

06.关联 - 桑泉

07.精气神 - 桑泉

08.比闪烁更遥远 - 桑泉

09.昔日的荣光 - 彭寒

bd@storyfm.cn

出品|声音故事传媒「故事FM

版权声明:声音故事传媒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故事FM

故事FM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的声音节目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QQ音乐 | 荔枝FM | 懒人听书 | 酷狗音乐 | YouTube Music

均可收听

上一篇: 对话网球前行离不开传承,费德勒:别忘了那些幕后英雄

下一篇: 2025广州户外运动节中国现代五项大众障碍跑广州站举办

热门专题

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集锦

热门TAG

足球 篮球 NBA 英超 西甲 意甲 中国足球 中超 CBA 中国篮球 湖人 皇家马德里 德甲 曼联 转会 利物浦 巴塞罗那 阿森纳 五洲 勇士 法甲 曼城 欧冠 切尔西 国际米兰 拜仁慕尼黑 詹姆斯 火箭 AC米兰 转载 快船 巴黎圣日耳曼 尤文图斯 掘金 直播 花絮 中国男足 库里 国家队 马德里竞技 独行侠 太阳 雷霆 开拓者 凯尔特人 欧洲杯 切尔西队 那不勒斯 比赛集锦 上海申花 火箭vs小牛全场录像 nba新浪直播 湖人vs尼克斯视频 爵士VS灰熊直播 江苏肯帝亚VS北京控股直播 绿茵直播 RB莱比锡VS沃尔夫斯堡直播 全明星NBA cctv11 斯诺克冠军联赛 录像吧 cba直播赛程 吉林卫视直播 江苏卫视在线直播 北京电视 今晚19点30女排联赛直播回放 0点8直播 NBA赛程及排名 国足直播在线直播观看免费 曼联诺丁汉森林直播 乐视体育 博洛尼亚vs罗马直播 ufc格斗之夜直播 布伦特福德对纽卡斯尔直播 利物浦曼城比赛直播

Copyright © 2022-2025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鲁ICP备18036452号-1